首页飞阅长江国社@湖北融媒体炫直播新华访谈手机网栏目中心创新业务品牌活动

中国故事|湖北省博物馆:匠心“唤醒”文化瑰宝

2022年01月04日 07:25:40 | 来源:新华网

  文物,是中华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识,沉淀着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也是讲述中国故事、解读中华文明的璀璨名片。位于武汉东湖之畔的湖北省博物馆新馆近日对公众开放,耗时近6年建成开放的新馆以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系统完整的展览体系,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

  2021年12月20日拍摄的湖北省博物馆新馆外景(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40年接续“挖”出一个曾国

  考古,让沉睡千年的文物“说话”。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湖北地区出土了数量众多的高等级“曾”字铭文青铜器。然而,这些青铜器所披露的信息有限,无法让观众更深入认识曾国。

  1978年,惊世骇俗的曾侯乙墓及“国宝”曾侯乙编钟被发现,此后科学发掘的曾国遗迹不断增加,考古工作者针对曾国的缺环和研究薄弱环节,持续探寻,一步步揭开、解开“曾国之谜”。

  位于湖北省博物馆南主馆二层的“曾世家——考古揭秘的曾国”展是考古工作者交给观众的答卷。这一常设主题展精选随州叶家山、文峰塔、枣树林、京山苏家垄、枣阳郭家庙等重要曾国墓葬、遗址出土的青铜器,展现了曾国深厚的礼乐文明积淀。

  一件件青铜器错落有致地陈列展示,在低反射玻璃的陈列柜中释放出锐利的光芒。1966年湖北京山苏家垄出土瓦纹铜簋,2003年枣阳郭家庙出土铜箭镞、铜戈,2011年随州叶家山出土曾侯谏铜鼎,2012年随州文峰塔出土牛钮铜盖鼎……近500件文物串珠成线,娓娓道来未被史书所记载的曾国700余年历史文化。

  参观者在“曾世家——考古揭秘的曾国”展厅观赏文物。 新华社记者 程敏摄

  在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看来,10余年来,湖北不断有关于曾国的考古新发现,这一系统发现极大完善了曾国历史的进程,填补了两周史上关于“曾”记载缺失的空白。曾国即《左传》等文献所说的“随国”,属“一国两名”。

  方勤说,展览以40年来专家学者丰富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从田野考古到学术研究,再到展览陈列,形成对曾国历史的一次最完整、最全面展示。从曾国这个诸侯国的切面,不仅可以看到周朝的历史,也看到华夏文明的历史,这也是曾国考古的意义所在。

  2021年10月,“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揭晓,湖北随州曾侯墓群位列其中,这是湖北几代曾国考古人共同奋斗而来的荣誉。

  父子接力修复青铜器

  同样在“曾世家——考古揭秘的曾国”展厅中,展览的尾声陈列着一件编钟——曾侯與甬钟。

  历时2年,经过三维扫描、模型拼接、设计补缺、模型修整等多道工序,这件曾侯與2号甬钟在湖北省博物馆文保部修复完成,最终在年底搬入展厅。

  “曾世家——考古揭秘的曾国”展示曾侯與甬钟。 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这是一件由62岁的方国荣与33岁的方晨——父子俩接力修复完成的重要馆藏文物。

  方国荣自18岁进入湖北省博物馆工作以来,从事青铜器修复工作40多年,曾在历次曾侯乙编钟复制项目中担任技术方面负责人,是青铜器修复专家。从2009年起,方晨开始跟父亲学习青铜文物修复技艺,接受严格的训练。

  方国荣说,曾侯與2号甬钟的修复运用了三维扫描技术、3D打印技术,使得严重残缺、严重变形的文物残片能够还原。这是老一辈文物保护工作者做不到的事情,而这也正是年轻人所具有的优势。如今,方晨接下父亲方国荣手中的“接力棒”,继续为青铜器修复事业贡献力量。

  方国荣(右)与儿子方晨在修复曾侯與甬钟。 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方晨的电脑里保存着许多经他们父子修复完成的青铜器对比照片——随州叶家山M27出土的立鸟盖罍在修复前铜盖上的鸟形部分已完全脱落;随州叶家山M111出土的盘龙盖罍在修复前铜盖是残破的10余块铜片。

  随州叶家山M27出土的立鸟盖罍修复前后对比图。 受访者供图

  “文物在修复前往往都是残破不堪的,在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进行修复后,这些文物恢复了往昔的风采,向全世界诉说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底蕴。”方晨说。

  80后夫妻齐心护文物

  预防性保护,助力不可再生的文化瑰宝“延缓衰老”。作为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现有藏品24万余件(套),国家一级文物近千件(套),尤以商周青铜器、楚秦汉漆木器与简牍、先秦及明代藩王墓出土的金玉器为特色。收藏与展示如此规模的文物,也对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

  步入新馆三层的“楚国八百年”展厅,威严的青铜鼎、精巧的漆盒、娟秀的丝织品逐一展现。“这里增设了一个传感器。”湖北省博文保部工作人员张晓珑指着湖北省博首次展出的江陵马山1号楚墓出土的丝织品对记者说。

  文物“预防性保护”概念,1930年在意大利提出,如今已成为国际上文物科学保护的共识,也是当前中国可移动文物保护的一项迫切与重要工作。张晓珑说,文物材质不同,对环境所处的温度、湿度、光照等要求也不一样。青铜器要求湿度低于45%,否则容易发生腐蚀、锈蚀或化学反应;漆木器需要置于高湿度的环境中,不然易干脆、变形;丝绸和彩绘漆木器对光照很敏感,需要把光照降低。

  “这些充满神秘感的古物令我着迷,也常令我不解。晓龙是我的‘历史书’,他给我讲解每件文物背后蕴含的工艺和思想,这种启迪也反过来更充实我的工作。”这位“80后”女孩对记者说。

  她眼里的“历史书”是她的先生——与她同龄、同名的“文物医生”赵晓龙。两人于2010年同时进入湖北省博工作,从此与文物结缘。

  赵晓龙(左)和妻子张晓珑在湖北省博物馆。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同在“楚国八百年”展厅,经由赵晓龙修复完成的《尹喜见老子图》《道德经拓片》等字画展示其中。“文物修复的标准是‘修旧如旧’,这样的‘旧’是完整、整洁,没有残缺,整件文物的环境色一致。”赵晓龙谈起所从事的古字画修复工作一丝不苟。

  曾侯乙编钟在新展厅亮相。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新年假期临近,湖北省博新馆推出的“曾侯乙”“楚国八百年”“曾世家——考古揭秘的曾国”“越王勾践剑特展”等6项常设专题陈列吸引不少忠实的“粉丝”和慕名而来的观众。

  在湖北省博工作了37年的党委书记万全文说,博物馆展览水平的高低,是这家博物馆综合能力的体现,它包括博物馆的藏品、研究能力、设计能力、制作能力,以及管理水平。“我们把最新研究成果展示出来,也是把博物馆各系统文博人严谨求实、敬业奉献的精神呈现出来。”万全文说。

  总策划:赵丹平

  监制:闵捷

  统筹:卫铁民、刘恺

  记者:喻珮

  视频:饶饶、方亚东、喻珮

  编辑:闵捷

  新华社对外部 新华社湖北分社 联合制作

  中国故事工作坊出品

中国故事|湖北省博物馆:匠心“唤醒”文化瑰宝-新华网
位于武汉东湖之畔的湖北省博物馆新馆近日对公众开放,耗时近6年建成开放的新馆以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系统完整的展览体系,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
010070040010000000000000011114031128229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