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8月27日电(刘晓丽、吕雪昭、刘紫悦)建设生态农业基地241个,累计完成“两品一标”认证128个,杜山镇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近年来,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善乡村治理,集体经济越来越强,乡村越来越美,农民也渐渐富裕起来。
图为鄂城区碧石渡镇境内。新华网发
发展特色产业 集体经济强起来
在鄂城区泽林镇泽林村街头,行人熙熙攘攘,道路两旁商铺鳞次栉比,一派热闹景象。
据介绍,多年前,泽林村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遍地是水泥厂和采石场,随之而来的代价是村里环境越来越差。资源趋于枯竭后,经济发展逐渐疲软。
2015年,泽林村转变思路,对村里闲置土地进行整合,将100余亩杂草丛生的荒地建设成村级工业园。
在工业园入驻企业之一的鄂州市宏宇新型建筑材料总厂,厂房内一排排机器有序运转,工人们正在作业。公司负责人李有生说,去年,通过机械化改革,工厂年产值从最初的3000万元增长到1亿元。
图为鄂州市宏宇新型建筑材料总厂厂房内。新华网发
泽林村党支部书记王东兵说,泽林村产业园已引进以建筑材料、生物制料等生产为主的6家企业,每年为泽林村集体经济增收50余万元,带动100多人就近就业。
与大冶市接壤的杜山镇柯营村,国土面积10723亩,其中水产养殖面积7200余亩。
据悉,柯营村主导产业是水产养殖业。过去,村里水产养殖以单打独斗为主,规模小,经济效益不高,渐渐地,鱼塘被搁置,九成村民外流务工。
柯营村党支部书记柯汉兵介绍,为了振兴优势产业,村里因地制宜,整合荒废鱼池资源,鼓励和吸引资本投入,计划让鱼类养殖呈现规模效应。2009年,在村“两委”班子指导下,85户养殖大户和水产营销户入股,柯营村成立了鄂州市长江绿绿加州鲈鱼养殖专业合作社。
为做好“护鱼”文章,柯营村原来的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鱼塘排水泵站也得到了修缮。
去年,合作社特色水产养殖面积占比达68%,产值721万元。
柯汉兵说,柯营村已建成产业大棚、喷管系统和水产孵化标准化大棚,计划在渔业养殖基础上,扶持更多合作社,拓展更多产业,带动更多村民富起来。
完善乡村治理 村民民心聚起来
花湖镇永华村曾经是省级深度贫困村,没有支柱产业。为摘“穷”帽,近年来,永华村积极谋划产业发展,华梦家生态农业基地项目和新隆生态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先后在村里落地,为村集体经济带来较好收益。
图为永华村华梦家生态产业园大棚内。新华网发
永华村党支部书记张耿说,近年来,永华村积极推进村民自治措施,对涉及村民自身利益的事项,由村民自行决定,还诞生了具有永华村特色的“圆桌会议”。
张耿介绍,村里每次重大事项决策前,由村“两委”班子对事项进行调研,拟出初步方案,再召集小组长、村民代表开会,广泛征求村民意见,鼓励建言献策。比如困难户临时救助、低保户申报、村干部聘用、财务支出等事项都需要通过“圆桌会议”讨论决定。
今年以来,永华村共召开圆桌会议14次,研究重大事项4项,推动重大项目建设10个。
如今,村里道路拓宽了,路灯全覆盖了,自来水管网升级了,文化活动广场也建起来了……
“事前看村民愿不愿意,事中看村民支不支持,事后看村民满不满意,是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这是汀祖镇李坳村党支部书记李治国的乡村治理心得。
过去,李坳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2019年,村里筹集到了一笔资金,在未充分征求村民意见的情况下,占用村民土地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引发村民不满,村里纠纷不断,好心办了坏事。
李治国认为,架设党群“连心桥”才是乡村治理对症的方子。
据了解,原来李坳村进湾道路年久失修,道路两旁垃圾成堆,雨天一身泥,雪天易打滑,村民进出不方便,存在安全隐患。
图为李坳村改造升级后的进湾道路。新华网发
去年10月,李坳村在多次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后,对进湾道路进行了改造升级。如今,平坦的盘山公路蜿蜒而上,连接了村里家家户户。
“共建共享 成风化俗”则是碧石渡镇樟树岭村的治理方法。
群众不积极怎么办?
“最美家庭”“十星文明户”评起来。
邻里有矛盾怎么办?
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调解委员会开起来。
乡风文明怎么提升?
党风、村风与家风、民风同步改善,治小家与治大家并行推进……
樟树岭村党支部书记简斌明说,只有千方百计解决工作中的堵点、难点问题,才能真正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推进乡村建设 美丽江南气质突显
水库毗邻,四峰山、东方山、白雉山、凤凰山等山川环绕,汀祖镇华伍村拥有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
2019年,华伍村以湖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为契机,筹措各类资金1000多万元,请来专业团队对村湾进行全域规划,并对人居环境进行整治、改造。
按照“一组一风景、一片一特色”理念,华伍村先后整体复原谢家老屋湾、华伍大湾青砖白墙传统民居样式,并配套建设了水榭、照壁、荷花池,以及农家乐、游乐场、停车场等设施。
如今的华伍村,院落古色古香,枝头果实累累,户户皆景,村村入画。
图为华伍村。新华网发
华伍村党支部书记谢学中说,交通线变风景线、村湾变景区、基地变景点、农房变客房,农文旅融合产业是村里的主导产业。下一步,华伍村还将按照“自然资源+市场主体”运作模式,积极推进共享菜园、森林餐厅、商亭等项目落地,给村民带来更多发展红利。
同样因为发展农文旅产业而大变样的还有泽林镇陈桥村。
2014年之前,陈桥村16个村湾仅有4条通组公路,其余大部分为砂石路,一到雨季就会变身“泥水路”。
“别说搞旅游,村民出行安全都得不到保障。”陈桥村党支部书记邵卫华说。
数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反复讨论建设方案……近年来,陈桥村累计拓宽、新建公路7.3公里。今年5月,起于上吴湾、止于凤凰山的“新陈凤”路完工,改善了村民的出行环境。
图为凤凰山顶。新华网发
同时,陈桥村还依托凤凰山景区,将凤凰禅寺、金山水库、凤岭松风、百亩竹林和潘家湾楚剧、牌子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串连成线,发展全域旅游。
“我们计划5年内把凤凰山打造成3A级旅游风景区,让陈桥村在乡村振兴上迈出坚实的一步。”邵卫华说。
据介绍,鄂城区去年投入2000万元用于改善农村落后基础设施和支持农村产业发展。目前,各类产业基地每年可吸纳近千名贫困村民就近务工,人均年增收约4000元。在此基础上,脱贫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超过10万元,杜山镇柯营村、花湖镇永华村、泽林镇陈桥村等集体经济年收入可达20万元。
鄂城区委书记董国平说,以产业发展为先导,带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是鄂城区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
图为长港镇峒山村。新华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