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飞阅长江国社@湖北融媒体炫直播新华访谈手机网栏目中心创新业务品牌活动

让文明之美持久绽放|我在荆州修文物之丝织品

2022年09月17日 16:48:02 |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武汉9月17日电(余凌云、李晓笛、江欣)在所有的出土文物中,保护难度最大的莫过于丝织品。这种埋藏于地下数千年的蛋白质纤维织物,能够免于腐烂幸存下来的本是少数,而在地下水的长期浸泡之下,稍有不慎它们便可能不复存在。近日,在全国最大的纺织品文物保护基地——湖北荆州文物保护中心,文物修复师向新华网揭秘了丝织文物的“复活”过程。

  走进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纺织品修复室,只见一批文物修复师正凝神聚气、飞针走线,精心修补着各种纺织品文物。操作台上的铭牌显示,这些正在修复过程中的纺织品文物,包括来自青海的元代文物、来自湖北鄂州的明代文物等。

  图为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在修复纺织品文物。新华网发 江欣 摄

  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纺织品部主任邱祖明介绍,纺织品文物的修复过程比较复杂。对于来到文保中心的出土文物,首先需要搞清它们的数量和形制,再进行细致的前期检测分析,了解文物的病害及造成病害的原因,并据此来制定相应的保护修复方案。此后便进入技术性保护修复流程,对文物开展清洗、加固、平整、加衬,以及防尘防霉等一系列处理。

  “我们修复时需要按照文物的形制去恢复,对于局部小的残缺会进行修补,大面积且无明确依据的残缺则不作修补。”邱祖明说,纺织品文物修复的最终目的是展现文物价值,具体会采取修补、加衬、加固等何种方法来处理,要根据文物的病害类型及其程度,从最大化保护和展示其文物价值的角度来确定。对于刺绣面料的丝织品,还需要修复师先画出底稿,然后再根据画稿来进行绣补。

  图为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在修复纺织品文物。新华网 李晓笛 摄

  在2007年发掘的西汉墓葬荆州谢家桥一号墓中,出土了大小各异、形制不同的四层棺外荒帷。“把它们完整地从现场提取,然后再全部修复保护好,这是我们迄今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邱祖明介绍,谢家桥一号墓丝织品文物的面世令人震撼。这些文物在荆州文保中心历时3年修复,出土时粘连如一团“烂泥”的荒帷,终于恢复成为色泽饱满、花纹清晰的精美丝织品。其中面积最大的一场荒帷,铺展开来达44平方米。

  图为谢家桥一号墓出土的三号荒帷修复前(左)与修复后(右)对比。新华网发

  在荆州文保中心修复的丝织品文物中,最为著名的当属荆州博物馆馆藏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战国丝织品。这些华贵艳丽的丝织文物,展示了我国先秦时期高超的丝织技艺,以及楚人充满想象力的浪漫主义色彩,是我国当之无愧的纺织品瑰宝。

让文明之美持久绽放|我在荆州修文物之丝织品-新华网
近日,在全国最大的纺织品文物保护基地——湖北荆州文物保护中心,文物修复师向新华网揭秘了丝织文物的“复活”过程。
01007004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