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频道信息

湖北频道>信息>正文

- 2023 -

01/16

22:14:19

湖北郧西:非遗过大年 文化年味儿浓

来源: 新华网

湖北郧西:非遗过大年 文化年味儿浓

2023-01-16 22:14:19 来源:新华网

  图为郧西县文化和体育中心场馆外民间艺人舞狮表演。新华网发 白阳 摄

  湖北省郧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成果展13日在郧西县文化体育中心举办。郧西七夕、郧西糖画、乞巧花馍、罗氏根雕技艺、申氏榨油技艺等多个非遗保护项目集中展示,喜迎新春。

  “我要一个兔子!”“再画一只蝴蝶吧!”……郧西糖画展位前,一群小朋友将糖画师傅小摊团团围住,目不转睛地盯着师傅的一招一式。

  只见师傅手执小圆勺,舀起小锅中的麦芽糖稀,在银白色的铁板上作画。晶莹剔透的糖液缕缕洒下,不一会儿,一个活灵活现的兔子便呈现在众人面前。

  糖画师傅名叫张庆山,是郧西手工糖画第五代传承人,郧西糖画于2021年被十堰市文化和旅游局评为市级非遗项目,张庆山于2022年被郧西县政府评为“郧西工匠”。

  传承文化遗产,飞扬华夏风采,非遗展现场热闹非凡。好漂亮!玫瑰、月季……但是,非遗乞巧花馍的展位为什么卖花?展位旁边的李丽正捧着一束“花”仔细端详。

  “您再仔细看看,这花可是馍馍做的,红色的面加了红曲米、这朵粉色的是用仙人掌果汁调出来的!”乞巧花馍坊卢芸说着摘下一朵“花”递给李丽。

  “乞巧花馍作为七夕‘巧食’,流传了数百年之久,是‘郧西七夕’民俗传承中重要内容,2022年乞巧花馍被评为县级非遗项目。”乞巧花馍项目第四代传承人卢芸介绍,花馍的制作原料以白面为主,另有豆子、枣、米类、胡椒等辅料;制作所需的工具为极普通的剪刀、梳子、菜刀等;制作手法有切、揉、捏、揪、挑、压、搓、拨、按等。花馍除了可食用外,还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近年来,郧西县登录入档的非遗资源有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技艺、戏曲、民俗等十大类1000余项,其中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1项、省级4项、市级17项、县级128项。

  “手工织的围巾和平时买的围巾真的不一样,特别柔软!”郧西手工织布技艺展位前,熊思琪拿着一条围巾爱不释手。两天前,熊思琪从随州市来郧西旅游,听说有非遗展,她起了个大早赶来探访。

  “你有兴趣也可以来学,我们这里提供原材料和免费教学。”郧西天河七巧坊非遗传承人王立兴介绍:“非遗展的举办让我们的技艺走进大众视野,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欣赏,为传承非遗文化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郧西传统手织布技艺于2014年被评为市级非遗项目。展会是宣传非遗文化的好时机,王立兴早早准备了手工织锦围巾、金牛送福和画鹊兆喜绣花枕以及手工拖鞋等多种产品。

  “用展会形式让非遗‘活’起来,使更多人走进郧西非遗,了解郧西丰富的非遗文化,推动非遗文化创造转化、创新性发展。”郧西县文旅局党组副书记高齐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成果展从1月13日开始,通过现场表演、技艺展示、作品展示等方式,全方位展现郧西七夕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津古镇文化、地域传统文化的魅力。(邹景根、白阳)

  图为“郧西七夕”民俗乞巧花馍“巧食”吸引了游客驻足欣赏。新华网发 邹景根 摄

  图为郧西七夕、郧西糖画、乞巧花馍等多个非遗保护项目集中展示。新华网发 邹景根 摄

  图为郧西县组织书法家协会志愿者为群众书写春联。新华网发 邹景根 摄

分享至手机

010070040010000000000000011114031129291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