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李生权:助力长江大保护 推动“电化长江”高质量建设-新华网

全国人大代表李生权:助力长江大保护 推动“电化长江”高质量建设

2023-03-12 14:50:02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武汉3月12日电 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生权就近年来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助力长江大保护所开展的工作,及建议推动“电化长江”等话题,接受了新华网专访。

  图为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生权接受新华网采访。新华网发

  新华网:长江大保护已提出7年了,这些年来,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李生权:在长江大保护实践中,开展以船舶电动化、港口岸电建设、港口电气化为主要内容的“电化长江”建设,通过“以电代油”提升船舶和港口电气化水平,能极大助力长江流域减污降碳增效。

  2018年6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与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国家能源局、湖北省人民政府、三峡集团等建立协同工作机制,由政府部门出台支持政策,企业推进岸电平台建设,协同推进长江经济带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国网湖北电力落实工作部署,重点建设三峡坝区岸电实验区示范工程,打造技术标准创新应用高地,引领带动长江全流域岸电设施建设。

  一是建成三峡坝区岸电实验区。以三峡坝区为试点,大力推广岸电技术,建成秭归港、沙湾锚地、仙人桥锚地、长江三峡通航综合服务区等4个示范项目。其中,秭归港是三峡游的起点,也是长江游轮的母港,有12个停靠泊位,靠港船舶为长江中上游宜昌至重庆航线的大中型旅游客轮,排水量1万-1.5万吨,载客量300-650人,平均每艘游轮日用电量约0.5万千瓦时,12套岸电桩供电容量达7500千伏安。秭归港最高日岸电电量达到6.7万千瓦时,最高月电量近120万千瓦时。

  二是破解港口岸电接入难题。针对三峡坝区复杂的水文条件和岸电需求特点,创新探索出6种典型岸电供电系统,满足各种停靠方式、各类船舶岸电使用需求。研发电缆智能收放系统、T 型接口箱等核心设备,攻克了坝区水位落差大、江心锚地接电难等岸电建设世界性难题。

  三是建立岸电技术标准体系。成立由国网湖北电力、省交通管理部门、技术支撑单位等多方参与的“岸电发展联盟”,研发六大类112项成果,为绿色岸电更大范围推广应用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示范样本。

  图为岸电服务人员为停靠游轮接通岸电。新华网发

  新华网:刚刚听您说了岸电建设,在这方面,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有哪些工作特色?

  李生权:公司在2020年实现长江流域湖北段主要港口岸电设施全覆盖,多措并举提升岸电使用率。

  一是加强岸电建设运维。公司在全省累计建成256套岸电设施,覆盖9个地市(武汉、宜昌、荆州、黄冈、黄石、荆门、咸宁、恩施、鄂州)。2022年,公司自建岸电设施累计使用电量421.4万千瓦时,使用岸电船舶6915艘次,累计使用岸电5.85万小时,使用时长同比2021年提升38.3%。

  二是降低岸电使用成本。为提升岸电设施使用率,公司积极对接交通主管部门,主动降低船舶用户岸电使用成本,调整全省自建256套岸电设施综合单价(电价+服务费)为1元/千瓦时,鼓励和推动船舶用户积极使用岸电。

  三是加强政企协同合作。公司积极开展湖北“两江四岸”岸电设施调研和省内重点江河湖库电动船舶发展调研,走访武汉理工大学智能新能源船舶技术创新产业联盟,学习交流电动船舶充换电技术,推动全省港口码头绿色发展。公司加强政企合作,与湖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建立发展合作关系,致力开展重点流域电动车船替代和岸电建设运营等工作,已建成投运武汉阳逻港电动集卡换电站,正在建设“阳逻-仙桃”航线两座120TEU集装箱电动船舶充换电站,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图为国网湖北电力员工在猇亭云池港货运码头为靠港船舶接入岸电。新华网发

  新华网:未来,在助力“长江大保护”方面,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有什么计划?

  李生权:公司将进一步完善长江流域岸电和充换电设施建设。结合政府码头新(改)建规划和全省水运交通发展规划,科学有序开展长江沿岸港口码头岸电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优化岸电设施建设布局,充分满足各类船舶岸电使用需求。推进省港集团“阳逻-仙桃”航线集装箱电动船充换电项目、中远海港“武汉-上海”航线万吨电动船换电项目、武汉“两江四岸”游船电动化等项目建设。

  图为国网湖北电力岸电设备。新华网发

  新华网:作为人大代表,对于推动“电化长江”,您有什么建议吗?

  李生权:一是加强机制协同。构建“长江大保护”大协同体系,推动沿江省、市成立“电化长江”工作组织机构,进一步落实各地、各部门工作职责,明确港口、船舶、岸电等相关方主体责任,建立统一政府监管服务平台,加强岸电设施建设运营、船舶受电改造、岸电使用、港口碳排放监测等工作的日常监督执法,形成政企协作合力。

  二是加强政策引导。在电动船舶产业发展规划、港口岸电建设规划、船用动力电池标准制定、岸电建设运营管理、港口电气化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和指令性文件,适时将岸电建设、岸电使用、船舶受电设施改造等指标纳入港口和船舶年检内容,引导和支持传统燃油船舶电动化替代、岸电建设运营、港口绿色转型,不断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普及电动船舶应用。

  三是加强市场激励。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行贴息贷款、低息贷款、设立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等措施,推动港口和船舶参与碳市场交易,激励各类投资主体主动参与,深入探索电动船舶租赁、船电分离、岸电设施代运营等商业模式,推动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研究出台电动船舶制造、运营,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港口电气化改造方面资金补贴、税收优惠等一揽子产业扶持政策,帮助电动船舶、岸电等产业迅速发展,形成规模效应。

  出品:惠小勇

  统筹:李鹏翔

  制片:田建军、肖进安

  编导:梁建强、连迅

  拍摄:宋立崑、洪亚飞

  剪辑:李晓笛

【责任编辑:连迅 】
010070040010000000000000011114021129426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