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2月1日电(赵梦琪)“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湖北省结合实际,将教联体建设作为县域教育治理基本单元,设立教联体建设专项资金,形成若干典型做法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但距离省委、省政府扩面提质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湖北省政协常委、民进湖北省委会副主委、华中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督导专员、研究员何静接受新华网采访时建议,因地制宜,科学施策,建立和完善长效建设机制,持续深入推进湖北省教联体建设。
何静表示,在前期调研中发现,教联体建设工作已在湖北省全面推开,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范围上教联体建设由点及面、全面推进;二是资源上,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等基层教育教学团队资源共建共享;三是制度上,骨干教师送教、走教,新教师岗前培训、跟岗实践,“青蓝工程”“群雁培育工程”等常态化开展。但是,目前还存在家—校—社—政府间协同不够、优质资源供给与流动受制约、实施形式单一、成效评价及质量监测体系未建立等问题,仍需因地制宜,建立和完善长效建设机制。
为持续深入推进湖北省教联体建设,何静建议,首先要完善多元联建、协同共治的体制机制,促进优质教育品牌、硬件资源、课程资源、管理机制等的输出与共享。其次,加强典型示范引领,因地制宜特色化发展,在全省范围布局一批试点,建设若干个县域示范“教联体”。三是推动实现学段延伸、地域延展、扩面提质,争取高校专家力量介入与全面长期支持,争取社会资金支持等。四是推进经费保障和信息化赋能。各地统筹相关经费,加大投入力度,保障教联体建设经费,借助智慧教育平台,推动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在教联体学校间共享。
“建设‘教联体’是新阶段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实现教育强省的重要行动。”何静说,要深入推进教联体建设,还需要建体系、定标准,以评促建。她建议制定省级示范教联体标准,完善教联体评价制度,建立第三方评价和群众满意度调查制度,把教联体评价结果作为职称评聘、绩效分配、评优评先、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