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胃癌一发现就是晚期?提醒:肠胃出现这些异常,留心肿瘤“敲门”-新华网
新华湖北 > 正文
2024 05/06 10:38:59
来源:新华网

为何胃癌一发现就是晚期?提醒:肠胃出现这些异常,留心肿瘤“敲门”

字体:

  消化不良,胃部不适,胃痛胃胀,是人们经常遇到的问题。不少人认为“忍忍就好,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殊不知胃癌已经悄然来临。数据显示,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居全球恶性肿瘤的第5位以及第4位,2020年新发病例高达109万之多。

  近年来,胃癌似乎越来越“偏爱”年轻人,令人痛心的数字还在不断增加。那么究竟从胃炎到胃癌的距离有多远呢?为什么多数胃癌一经发现已变晚期?我们的肠胃释放出什么信号时需要引起重视呢?

  “它”易和胃炎混淆,长期胃不适需引起重视

  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癌症负担》,我国是胃癌大国,胃癌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分别占全世界的44%和50%。此外,我国胃癌患者还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流行病学统计显示,与30年前相比,19—35岁的胃癌患者整整翻了一番。

  其实,从胃炎走到胃癌一般只有5步: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其中,前4步可以是无症状,即使是有症状也不明显,容易被忽视,从而导致误诊或漏诊。在我国,胃癌的早期诊治率比较低,只有5%~10%,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经属于中晚期。

  为什么胃癌一经发现就常是晚期了呢?其实,在早期超过70%的胃癌患者都是没有什么表现的。主要由于我们的胃分为四层,分别是粘膜层、粘膜下层、肌肉层和浆膜层。胃癌最先起源于胃的粘膜层,早期癌灶很表浅,对粘膜的损伤也不大,不会出血,也很难影响到消化功能。感受不到任何症状也是正常的。

  部分患者会出现一些与胃炎很相似的症状,比如上腹疼痛、消化不良、腹胀。除此之外,还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消瘦等症状。但以上症状往往被误以为是胃炎,没有进行下一步就医治疗,从而耽误了病情,这一“拖”让大多胃癌患者一经发现便进展到令人惋惜的中晚期。

  出现这些信号请就医,5大高危因素请远离

  上文已经提到,胃癌早期症状非常隐匿,大多与普通胃病极为相似。但它也并非完全无迹可寻,如果常出现以下症状,可能是你的肠胃已经在“提示”肿瘤的侵袭。

  早期可能有:上腹饱胀不适或隐痛,以饭后为重;食欲减退、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进展期胃癌除上述症状外,常出现:体重减轻、贫血、乏力;胃部疼痛;恶心、呕吐;出血和黑便,出现消化道出血;其他症状如腹泻(因胃酸缺乏、胃排空加快)。

  那么,究竟哪些因素会导致我们的“肠胃”受损和胃癌的发生呢?

  危险因素一:不良生活习惯。说到胃癌,与之关联的高频词一定是“不良生活习惯”。不吃晚饭,但要吃夜宵;吃垃圾食品,但很少吃水果…以上这些“危险”行为精准击中了当下年轻人的生活习惯。

  确实,长期高盐、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习惯会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而“重口”的高盐饮食对胃黏膜会造成较强的刺激,“无肉不欢”高脂肪饮食会引起肥胖,使胃酸分泌增多,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香肠、咸菜等腌制食品和烟熏食品中的亚硝胺和多环芳烃等致癌物质也会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

  除了吃,不健康的作息,如熬夜、精神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等也会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因为熬夜会影响胃肠道黏膜的修复,同时也会造成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紊乱,给健康埋下隐患。

  再加上很多人熬夜时喜欢吃夜宵,这些食物在胃里停滞,会促使胃液大量分泌,容易导致胃黏膜糜烂、溃疡等,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危险因素二: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可明显增加患胃癌的风险,可造成胃黏膜慢性炎症。长期慢性炎症会导致胃黏膜出现异常细胞增殖,从而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危险因素三:慢性胃病及癌前病变。数据显示,65%的胃癌患者都曾经得过胃病。容易发展为胃癌的胃部疾病包括慢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

  危险因素四:饮酒与吸烟。其实吸烟不仅伤害“肺”,对于胃的不良影响也不容小觑。研究表明,吸烟者患胃癌的风险比非吸烟者高2倍以上。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会导致胃部组织发生异常细胞增殖,从而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危险因素五:肥胖和缺乏运动。最新研究显示,肥胖和缺乏运动与胃癌的发病率升高有关。因为肥胖会导致慢性炎症和胃黏膜受损,增加胃癌的风险。缺乏运动则会导致身体代谢紊乱和免疫功能下降,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

  危险因素六:遗传。如果家族中有胃癌患者,那么亲属应定期进行胃癌的筛查和监测,以早期发现和治疗胃癌。

  善用“胃镜”早筛查!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助你远离“胃癌”

  其实,防治“胃癌”并不是非常困难的事。胃镜下病理活检是诊断胃癌的“金标准”。胃镜检查是将带摄像头的管子从口腔伸入胃部,观察胃的形态,还可抓取组织进行病理化验。

  与此同时,胃镜远远不止看胃。它能从口腔、食管,一路看到胃、十二指肠,在看到可疑病变的时候,医生还可以通过胃镜取一些细胞,在显微镜下化验,明确地先告诉你,病变是良性,还是恶性。

  因此,“胃”了你好,如果有年龄≥ 40岁且符合以下5条中任一条者,建议作为胃癌高危人群筛查对象:胃癌高发地区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胃癌前疾病、胃癌患者一级亲属、存在胃癌其它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其中,高危人群和中老年人群需养成将胃镜纳入健康体检的习惯。高危人群每1-2年做一次胃镜检查,非高危人群建议3-5年做一次胃镜。

  除了定期体检、胃镜检查,预防胃癌还要从平时抓起,尽量保持低盐饮食,少吃重口味,使用公筷公勺,多吃新鲜蔬果,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

  对于“办公族”而言,请戒烟限酒,少坐多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强度运动,或者至少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如果已有胃炎、胃息肉、胃溃疡等疾病的患者,要及时规范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最后,请时刻牢记这句话——早检查胜过晚发现,共同守“胃”健康。

  作者: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胃肠肿瘤中心 陈秀峰

【纠错】 【责任编辑:赵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