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5月16日电(连迅、张潘)湖北省合成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筹备会暨合作协议签署仪式日前在湖北省宜昌市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就加强产学研用协同攻关、助力湖北省合成生物产业发展进行探讨。
合成生物学,又称工程生物学,属于新兴汇聚科学技术。合成生物学基于生物学,以基因操纵、化学合成、计算模拟等为手段,结合工程科学理念,对生物体进行有目标的设计、改造乃至重新合成,重塑生物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这是一门面向未来、多学科交叉学科,其市场空间及应用领域广阔,可用以解决医疗健康、食品安全、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等多方面问题。
拟成立的湖北省合成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将由安琪集团牵头,湖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嘉必优、三宁化工等企业共同建设。创新联合体旨在聚集合成生物产业领域产学研用优势资源,面向医疗医药、化学品、生物材料、生物能源、农业和食品等领域协同攻关,推动湖北省合成生物产业升级。
湖北省合成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筹备会在湖北宜昌召开。新华网连迅摄
湖北省科技厅副厅长夏松说,合成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的创建,出发点是以市场机制为手段,搭建以领军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创新主体相互协同,产业链、供应链上下融通的平台。湖北省科技厅将在创新联合体的建设、运营等方面全力支持。“希望参建各方聚焦前沿领域,汇聚各方资源,把握政策导向,共同打造创新联合体‘湖北模式’。”
湖北安琪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是湖北宜昌市属国有企业。公司从食用酵母科研基地起步,业务规模不断扩大,酵母及深加工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烘焙与发酵面食、食品调味、酿造及生物能源、人类营养健康、动物、植物、微生物营养等领域。其酵母类产品总产能达35万吨,在国内市场占比55%,在全球占比15%,产销规模居全球酵母行业第二。
安琪集团合成生物技术处于市场领先地位。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熊涛表示,安琪集团将把创新联合体建设作为推动产业技术高质量发展有力举措,凝聚共建单位合力,营造开放合作的创新生态。集团将加强产学研用结合,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促进与国内外同行交流合作,大力推进重点科研项目协同创新和研发活动一体化。
湖北合成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筹建单位签约。新华网连迅摄
湖北大学是国内较早开展合成生物学研究单位之一。2018年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建立省部共建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启合成生物学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和高端人才培养新篇章。学校聚焦合成生物学芯片“酶”和“菌株”改造,开发系列绿色低碳生物制造新方法、新工艺,在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生物化工、食品与农业等方面取得多项标志性成果。2023年3月,湖北省合成生物学学会成立,湖北大学省部共建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马立新教授当选理事长。
湖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建平说,当前,湖北大学正聚焦湖北省属高校一流学科突破,以生物学学科为核心,以合成生物学研究为其主攻方向,在人才引进、团队建设、学科交叉、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赋能聚力。“学校希望通过合成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平台,加强与企业、地方政府全面深度合作,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湖北省合成生物学发展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当天,安琪集团、湖北大学等合成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筹建单位完成集体签约,湖北大学与安琪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相关企业签署了《湖北大学生物智造创新中心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