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汛期以来,湖北共发出暴雨、地灾等预警1.2万次,每次“吹哨”直达乡镇责任人,基层干部争分夺秒完成1380次转移,让4.9万群众及时脱险。全省有28个成功避险案例获应急管理部通报表扬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李鹏翔 闫睿 侯文坤
江河湖库众多,作为长江干流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防汛历来是湖北“天大的事情”。而且,三面环山,地貌类型多样,山体地质结构不稳定,地质灾害防治难度大。
基层一线是防控风险、排查隐患和应急处置的最前沿。湖北面临大学生村官增多、基层换届后部分村“两委”干部应急能力亟待提升的客观情况。
今年汛期前,湖北省应急管理部门配合组织部门联合以“党建+应急”模式,对基层干部开展防灾避险培训。结合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思想武装和业务辅导,筑牢从思想到行动的防线,确保关键时刻“叫得应、叫得醒、叫得动”。
今年湖北防汛应急响应长达52天,一度启动并维持防汛三级应急响应。面对汛期的各种风险,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成功转移避险4.9万人,无人员因汛因灾伤亡,有力推动被动救灾向主动避险转变。全省有28个成功避险案例获应急管理部通报表扬。
上千次转移:避险“跑”在灾害发生前
“这张卡起了大作用,一敲锣马上跟着干部走。”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汀泗桥镇汀泗桥社区76岁的独居住户张晚先老人回忆起6月22日前后的那场暴雨,仍心有余悸。不过,老人指着家门口的“应急转移避险明白卡”告诉记者,社区来张贴明白卡时就给细致讲了一遍如何应急避险,“关键时刻怎么办我们心里都有数”。
8月31日,今年主汛期结束。主汛期短短几个月,湖北遭遇了13轮暴雨等极端天气,94个气象站点日降雨量刷新纪录,超警戒水位堤段高峰时达1931公里。
平安度汛背后,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湖北基层一线面对灾害预警在关键时刻“叫得应、叫得醒、叫得动”。
“山体在变形,赶紧让村民撤离!”6月28日9时,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采花乡星岩坪村,群测群防员张启贵发现不远处山坡开始掉落土块,赶紧冲进山后70多岁的彭洪儒家,将一家5口及时带出。20多分钟后,坡体出现大面积坍滑。“叫应必须叫醒,叫醒必须叫动。”张启贵说,村党支部书记王天龙从省里培训回来后,又给全村群测群防员传授经验,“帮助我们多做几手准备,心里更有底”。
今年汛期前,湖北对全省村级(社区)书记开展防灾避险实践培训,通过“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实践教学,重点瞄准打通临灾处突的“最后一百米”。汛期期间,基层一线多次成功避险避灾。
“一年淹两次水,快20年没见过了。社区干部很负责,带着我们及时撤离安置。”咸宁市咸安区汀泗桥镇汀泗桥社区79岁的住户许学德说。该社区常住人口866户,绝大多数是老人和留守儿童。
气象红色预警、山洪警示、地灾预警、河湖水库超警戒……6月22日,咸宁市22个气象站监测到特大级别暴雨,城区最大日降水量达356.2毫米,突破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极值。汀泗桥社区党总支书记周芬说,21日深夜,水位开始上涨,自己通过安置在河边的摄像头及时监测水位,并在微信群内预警。22日凌晨4点多,洪水漫过河岸,便果断决定带领住户撤离,村里的预警广播响起来,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驻村工作队20人分组动起来,挨家挨户叫应,帮住户将家用电器抬至高处,嘱咐带好换洗衣物等,沿着疏散方向撤离,同时和电站联系断电事宜。全社区隐患点上38户73人,安全转移至社区电影院住了3晚。两位90岁高龄、有基础疾病的老人被送至医院看护。
聚焦防控风险、隐患排查和应急处置的基层一线,湖北着力打造预警发布部门“叫”与基层防汛责任人“应”的有机衔接,形成“叫应”闭环,逐步构筑起防灾减灾靠前防线,推动被动救灾向主动避险转变。
据了解,今年汛期以来,全省共发出暴雨、地灾等预警1.2万次,每次“吹哨”直达乡镇责任人,基层干部争分夺秒完成1380次转移,让4.9万群众及时脱险。
湖北水建工作人员在襄阳市襄州区积水严重的民发片区用水泵抽排积水(2024年7月14日摄) 张凌摄
党建+应急:筑牢思想与行动的“安全堤坝”
“湖北的雨下得急,如果下在交通不便、地势陡峻的山区,灾情处置、灾后安置的难度大,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设想……”在6月初的一场培训上,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教授李珊珊面向接受培训的基层干部用一个个实例举证强调,要从防汛应急处置中深刻领悟“人民至上”,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防汛减灾。
由湖北省应急管理厅防汛抗旱处处长彭学文主讲的另一场培训上,除了分析今年防汛抗旱形势,他同时嘱咐大家回去后,从哪些方面做好防汛物资和抢险救援队伍准备,做好强降雨期间重点部位巡查和风险隐患排查,如何按照预警叫应机制及时动员群众,及时组织避险转移、抢险救援救灾安置。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暴雨及强对流等极端天气多发频发,雨季及早预警、转移避险至关重要。转移避险最终要靠基层干部落实,湖北已有几年没发生过大的汛情,加之大学生村官增多、基层换届后有的基层干部防灾避险能力不足,对“谁要转、何时转、怎么转、往哪转”等存有疑惑,无论是思想认识,还是专业知识,都难以满足当前防灾减灾的现实需求。
找准基层的需求点和薄弱环节,湖北省应急管理部门配合组织部门,通过“党建+应急”模式,从正面启示、反面警示切入培训,让党支部战斗堡垒、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汛期转移群众、重建家园等方面充分发挥,传递“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推动从思想认识到行动实践上全贯通。
湖北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吴龙海介绍,今年汛期前,应急管理部门配合组织部门举行了多轮基层党建+防灾减灾专题培训班,面向村、社区主职干部,组织观看教育警示片,并将讲授党课与辅导防汛备汛业务有机结合起来,受到基层干部欢迎。
“过去两张皮,现在一条线。湖北过去3年没发生过大的汛情了,在关键节点开展专题培训,是一个很大的提醒。党课结合实际,防汛技能管用,听后意识到自己责任很大,知道该干什么,也知道怎么做。”咸宁市汀泗桥镇党委书记寇红说。相比过去单一的业务培训,“党建+应急”培训既有理论讲授,又有案例分析,既有思想武装,又有业务辅导,用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办法,打通临灾预警“叫应”的最后一百米。
培训中,一个个鲜活的正面和负面案例,让参与培训的村、社区支部书记们深受触动,差几分钟,就是人命关天。“基层党支部是战斗堡垒?还是一冲就垮?汛情前、灾情前就是考验,群众这时就看着你,也靠着你呢。”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土城乡党委书记付德山说。
临灾预警“叫应”:又压担子又教方法
7月1日,咸宁市通城县五里镇金塘村党支部书记毛明辉和县地质灾害专业人员在开展地质灾害巡查时,发现村七组李友林家屋后山体斜坡存在崩塌变形迹象。发现险情后,立即上报,并对一家人进行劝导,但当天下午3点左右上门劝说撤离未果。“他们说住了一二十年,没事的。雨一直下,我们不放心,傍晚又跑去他家,果断带着68岁的李友林和5个小孩撤离。”毛明辉说,当晚近十点,李友林屋后山体发生崩塌,所幸人员已提前转移。
“汛期前接受培训,教我们如何排查灾害点、怎样转移群众。回来后,我们进一步细化了预案,绷紧了这根弦。”毛明辉还向记者展示了细分到村各组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各组情况、风险隐患点、转移方式及线路、转移对象安排、抢险负责人、注意事项等一目了然。
“面向基层不能‘只压担子不教方法’。”走访中,不少基层干部群众表示,经历今年汛期的实践,切身感受到“党建+应急”培训模式,既未雨绸缪解决基层干部和群众关切,又顺势而为推动基层党建深入基层、入脑入心,让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形成了闭环。“通过培训提高了认识,遇到险情需要转移群众时也不会手忙脚乱。”崇阳县高枧乡石咀村党支部书记廖胜明表示。
湖北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防汛专业性强,要通过有效帮教,带动基层干部绷紧弦,保持精神上的警觉,行动上的迅速,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问题。
下好监测转移“先手棋”,打好防灾避险“主动仗”。今年“党建+应急”培训后,不少村“两委”干部学用结合,组织群众教育培训和转移避险演练,逐步形成气象等部门发布预警“叫”,基层在处置中有力“应”的良性互动,干群共同吹哨、专群结合预警,关键时刻及时预警、果断撤离。6月21日,英山县接到预警后,仅用160分钟就转移了地灾隐患点上的1306名群众。7月9日深夜,秭归县三星店村突发山体滑坡,206位乡亲因及时预警提前转移……
一个个成功避险的案例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关键”。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长梁镇罗家嘴村党支部书记李继初说,当地去年“7·4”强降雨造成山体滑坡灾害的危急时刻,48名党员、17名流动党员冲在一线,叫醒了睡梦中的村民。后期,县里多举措帮助房屋受损严重的22户人家在4个月内妥善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