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黄梅: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新华网
新华湖北 > 正文
2024 10/29 10:03:13
来源:新华网

湖北黄梅: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字体:

  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来到大别山脚下的黄梅县蔡山镇王上屋村,宽阔整齐的农田已染上金黄,村民们把稻谷摊在地上晾晒,笑谈着今年的丰收。

  “预计今年产粮44.6万吨。”黄梅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桂石雄介绍,近年来,湖北省黄梅县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已建成63.5万亩,占总农田比重超76%,全县水稻产量比建设前增产3万吨。

  “以前我们这60岁以上都种不动田了,如今用上了机械化设备,我感觉我还能再干几年。”在黄梅县蔡山镇王上屋村,62岁的种粮大户王远周刚刚收割完30亩承包地,一步跨下收割机。“去年我虾稻共作挣了2万多元,今年应该也不差。”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前,王上屋村1990亩农田由326户村民分户种植,人均只有1.1亩地,而且分散得“东一块、西一块”。农田间田埂纵横,手扶拖拉机开上去都很吃力。熬了一整年,到了金灿灿的秋收时节,农户们还是喜忧参半。“抢收时间短,必须得请人收割,一亩地收割成本就得约90元。”王远周说,“折算下来每亩只能挣不到300元,许多人宁可出去打工,但地就荒着了。”

  “想种地的人放不开手脚,不想种地的人得不到实惠。”王上屋村村委会副主任王涛说。为打破这一“僵局”,村里将全村2200亩土地统一收归村集体管理,成立了两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给每个村民留下1亩“口粮田”股份,承诺每年每亩分红500元。“许多农户一算账,发现比自己种田划算得多。”

  与此同时,黄梅县开始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国家财政资金支持下,王上屋村消除田埂、土地平整、肥力提升、水渠整治等农田升级改造工程陆续完工,累计修建了水渠7600余米、机耕路6700多米。

  合作社向全村发出“英雄榜”,有30余名种粮能手前来“揭榜”。村里建立了“市场主体+村集体+农户”共同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逐渐形成“种粮保运转,养虾创收益”的经营模式,使每亩地每年降本增效155元,亩均产出从几百元提升到2000多元。

  王上屋村的成功是拥有367个村的黄梅县农业发展的缩影。这几天,湖北康宏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的烘干设备正在满负荷运转,储存能力26万吨的粮仓已经被填得满满当当。“近10年来,我们县每年的保粮保丰收任务都超额完成。”桂石雄在公司农产品展厅,拿起正在打造的“江汉大米+二度梅”子母品牌系列下的佛缘米向记者介绍道,“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培育出香贡米、黄梅粘、虾田稻等高端粮食品牌和品类,全县农业综合收入提升超10亿元”。

  此外,农业发展带动了农旅进一步融合。据悉,近年来,黄梅县打造出袁夫稻田、太白小镇、玫瑰谷、青山绿水等一批农文旅融合示范点,带动农产品销售、餐饮等综合收入超50亿元。(刘修勇、宋立崑)

【纠错】 【责任编辑:陈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