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石新兴管业保卫人员到“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从普通电工到“湖北省荆楚工匠、带徒名师”,省级创新工作室带头人,他就是翁卫钢。
“草根”的逆袭成长
翁卫刚当年还是一名门卫的时候就痴迷于电气类的书籍,主动参加公司组织的学历提升,调整至电工岗位后,他抓住自己一切的空余时间自学PLC编程和变频器应用技术等专业内容,不断提升自己,对照技术文件和实操设备反复练习,每次都比别人多练习几十次,经历了无数“风雨”,“草根”在电气领域站稳了脚,前前后后对大小设备累计完成技术攻关、小改小革80多项,还有11项创新发明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团队的“领头羊”
2018年,黄石新兴管业工会正式成立“翁卫钢创新工作室”。身为老党员的翁卫刚依托创新工作室开展电工技能培训,把自己多年积累的学习笔记、实操经验编写成培训教材,通过学练结合的方式将成果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技工。
队友们也在各级技能竞赛中屡创佳绩。詹嘉伦和刘辉分别取得电工高级和电工高级技师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青年电工张振短短两年成为青年岗位能手,他本人被评为“湖北省带徒名师”。翁卫钢创新工作室成立数年,已先后完成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QC成果等30余项,拥有专利发明11项,每年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达数千万元。
技能人才的展望
翁卫刚带领创新工作室全体成员积极参加公司举办的骨干技术提升班,提高业务技能。在喷煤PLC系统改造项目中,他带领全员通过将原有DP网络更换成以太网络通讯连接,降低了通讯故障率,提高了喷煤生产的稳定率;在烧结一混打水技改项目上,翁卫刚创新工作室再次发挥了实实在在的作用,将人工看管控制加水改造为自动控制打水装置,工艺的提升对混匀制粒、改善料层透气性、减轻岗位工人劳动强度等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每年可创经济效益约100万元;在烧结机增加铺底料技改过程中,通过设备改造大幅度降低了炉篦条耗量,改善了料层透气性,每年可降低制造费用约120万元。(兹元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