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平:2024年正好是湖北大学转型发展第40年。1984更名改制为湖北大学时,学校有中文、政教等13个专业,本专科生3000多人,研究生仅30余人。如今40年过去,湖北大学学科门类和专业齐全,涵盖除军事学以外的13大学科门类,设有24个学科性学院、91个本科专业。2022年9月,学校在校研究生规模首次超过10000人。
扎根荆楚,育人为本。近十年的数据显示,湖北大学每年有70%以上的新生来自湖北,每年毕业生中超六成留鄂留汉创业就业。湖大毕业生分布在湖北各行各业,尤其是在基础教育、基层治理、文化传播等领域,涌现了大批优秀毕业生,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湖大的贡献。
立足地方,调整布局。这几年,湖北大学在巩固传统学科优势的基础之上,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与湖北“51020”现代产业体系,布局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围绕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发展需要,布局成立微电子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新能源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等新工科学院,陆续开设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等新兴专业。学校大力兴办与湖北产业结构高度契合的新兴专业,围绕湖北省16条重点产业链配置专业学位硕士点,布局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
精准定位,服务社会。湖北大学强化有组织的科学研究,2021年以来,启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双十行动”计划,面向省内十大重点县市重点产业领域,成立十所科技成果转化机构。截至2023年11月,湖北大学已先后在湖北黄石、潜江、麻城、利川、宜都等地设立8个产业技术研究院(含扬州、珠海、湖州等3个省外产业技术研究院);服务省内外近百家企业,利用专利成果转化孵化数个超亿元项目,涉及石材、新材料、智能制造、生态环保、数字经济等产业。
可以说,湖北大学正在按照国家所需、市场所变、社会所盼,加快改革创新,抢先布局新学科新赛道,推进专业结构调整,努力把学校办得更有特色、更有活力、更有水平。湖北大学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特别是服务新质生产力的需要,进一步强化有组织科研、有组织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力以赴当好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努力形成与湖北省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和高度契合的高等教育发展格局,是湖北大学当前的一个整体发展思路。